發(fā)布于 2019年10月15日
3D全息投影和LED相比誰更勝一籌?以往聲名顯赫的LED顯示屏,在近幾年似乎逐漸進入技術創(chuàng)新的困局,這點在舞臺演藝市場表現尤為明顯,近來舞臺設計越來越追求時尚感、科技感,希望打破光、影、電的局限性,這恰好是所有大屏顯示設備的無法避免的“缺陷”,LED顯示屏也不例外,而云南全息投影技術則很好的實現了這一點。這不禁讓人思考,如今在數字舞美、演藝、娛樂等領域爆火的全息投影技術,是否正在與該領域的LED顯示屏相互廝殺,搶占舞美“一哥”的位置呢?
答案為否定。雖然云南全息投影技術應用已相較成熟,能夠彌補LED顯示屏無法打破光、影、電的局限性,但是,LED顯示高分辨率、無縫拼接等顯示效果以及靈活多變的外形、可搭載觸摸顯示等優(yōu)勢也令云南全息投影技術在舞美領域可望而不可及。如果要想真正實現藝術與科技的相互融合,LED顯示技術和全息投影技術應利用二者的優(yōu)勢,相互結合,方且才能在舞臺演藝現場為觀眾帶來完美的視覺享受。
特別是在當下舞美創(chuàng)意設計過程中,設計者結合不同的歌舞表演節(jié)目,分別融入相應的地方文化、動感時尚等不同的圖案元素和影像變化節(jié)奏,盡量呈現出人屏互動的完美演出。如大型漢文化史詩秀《尋夢大漢·漢頌》,整個劇場大屏幕面積共1062平方米,現場舞美完美的把LED屏、云南全息投影裝置相融合,通過特制的大型機械和舞臺布景,突破性地以天幕、威亞、開合實景包裝上層空間,結合正面270°超寬視覺視頻投影,將觀眾三面合圍,恍惚間,好似穿越千年時光,來到東漢時期,感受正統的漢文化符號。
2017年的《我國寶藏》以同樣的原理運用360°全息幻影成像系統,將三維文物影像懸浮在柜體實景中,觀眾可以在沒有任何束縛的情況下盡情觀看3D立體效果,縱深感非常強烈。這些云南全息投影與LED顯示屏在舞美應用上的完美結合,在宣傳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將黑科技帶給了我們。可見,云南全息投影技術應時代而來,其對傳統舞臺聲光電技術有著顛覆性的改變,帶給人們虛實結合的夢幻立體感受。如今,云南全息投影與LED顯示屏幾乎成為舞美創(chuàng)意設計的標配。
新技術來襲,讓LED顯示屏人感覺到莫大的危機感,害怕市場份額被搶奪,但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新技術的到來為如今在技術層面止步不前的LED顯示屏行業(yè)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特別是對于云南全息投影,兩者強強聯合,同時結合大型道具、舞臺機械、多媒體聲光電等,拓展舞臺空間,為觀眾帶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這才是所有顯示技術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