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站優化分享高圓圓參投鮮花電商:不知道有無賺 B輪時堅決不賣
7月19日,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
除了知名影視明星的身份,高圓圓還是一名投資人。
7月19日,由高圓圓參投的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完成B輪融資,由東方富海、經緯創投、前海母基金、清晗基金共同投資,老股東清流資本、梅花天使等跟投。
據了解,高圓圓參與了“花點時間”的天使輪、A輪融資。在7月19日“花點時間”融資發布會現場,高圓圓自稱,“可能真的是那種不是非常專業的投資人。”高圓圓透露,她最初投資“花點時間”基于兩個原因:一是對青山資本及其創始人張野的信任,二是“花點時間”創始人朱月怡“想做一件跟幸福有關的事情”的理念打動了她。
“我們最終追求的就是幸福,當你做的事情是讓自己更有幸福感和讓別人更有幸福感的(時候),我覺得對于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高圓圓說。
高圓圓還說,“(項目)賺錢了沒有我也不知道,我不是說我不關心(這件事),而是說我更在意這個過程里面我們做了什么。”
據介紹,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是高圓圓投資“花點時間”的“領路人”,青山資本也是“花點時間”天使輪、A輪投資方。張野透露,“花點時間”A輪融資的時候,資本市場比較冷,融資比較難,青山資本決定再投“花點時間”,高圓圓也跟投了。“花點時間”B輪融資階段,不少資本希望購買一些之前的股份。張野問高圓圓是否要退出或賣掉一部分股份,高圓圓稱“堅決不賣”。
高圓圓和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在交談。
張野告訴澎湃新聞,當初把花點時間推薦給高圓圓,基于兩方面的考量,一是高圓圓(的氣質)和“花點時間”非常契合;二是鮮花行業一旦爆發增長,就會有很多玩家進來,品牌是很大的競爭優勢,想讓品牌更厚重就要做一些布局。
“花點時間”是2015年成立的互聯網鮮花品牌,通過“預購+周期購”的每周一花(99元/月起,每月4束)模式,每周為用戶提供一束不同主題鮮花到家或辦公室。
“花點時間”提供的數據稱,中國目前還是以禮品鮮花市場為主,日常鮮花消費占比不足5%,消費習慣仍未成型,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預計2018-2020年,中國生活鮮花市場規模大概會到8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花點時間”與“易到系”頗有淵源。該公司CEO朱月怡是易到用車前CMO,她在創立“花點時間”之初,獲得了易到創始人周航的資金支持。7月19日,“花點時間”聯合太平洋保險和量子保,共同推出“鮮花保鮮險”。量子保自稱是一家“顆粒化互聯網保險科技平臺”,其創始人、CEO是易到聯合創始人湯鵬。
對于推出“鮮花保鮮險”的原因,“花點時間”方面的解釋是,因為保質期短、運輸要求高,新鮮度成為困擾生鮮領域一大難題,鮮花領域也是如此。“花點時間”的鮮花,雖經多道工序和多次質檢,然而鮮花產品在因物流損耗偶有瑕疵的情況仍無法避免。
“花點時間”方面宣稱,該品牌已累計擁有500萬用戶,次月留存率達70%,累計發出鮮花超過3億枝。
以下是澎湃新聞等媒體與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部分對話內容:
談投資邏輯
張野透露,當初他發現花點時間這個項目時,一連和花點時間創始人朱月怡聊了4個小時,忘記了吃午飯,還趕緊打電話邀請彼時身在巴黎的高圓圓參與投資。
澎湃新聞:青山資本投資花點時間的邏輯是什么?
張野:我們天使輪投的時候,花點時間的數據很低,我們看到當年2月份的數據,銷售額只有十幾二十萬,很低了,看不出來什么東西。但是,我們認為投消費就是投產業。這里面有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品類背后的產業是否有被整合和升級的需求和空間。很多產業背后的產業鏈是很臃腫的,雖然落后但是沒有整合的需求,而且想整合也沒有空間整合。幾十上百年來,整個鮮花產業是很落后、分散、低效的,所以它有很大的空間整合,整合空間之后就可以提高產業效率,我們就可以在里面創造價值。
第二,要看你能不能給你產業帶來增量。只有你給產業帶來了增量,在增量中才能占領你的市場份額,才能夠讓你有話語權整合后面的產業,讓其他人受益了才能整合產業。
花點時間做的方式恰恰是帶來增量的方式。鮮花產業里(此前)并沒有出現過整合(者)的角色,這個位置是空缺的,需要這樣的東西出現。
澎湃新聞:如何看待當下的鮮花電商類創業項目?
張野:花點時間有很多長項,但肯定也有競品。鮮花類創業公司的產品效率差別非常大。消費是個和實業有點像的東西,最終還是回到原本的商業模型里,回到成本、效率、體驗這三點上。還是一個考驗你精細化管理能力的(行業),各家在這三點的精細化管理上存在天壤之別。
澎湃新聞:花點時間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我看有用戶抱怨收到的花不太好。
張野:花不太好有很多原因,主要還是物流這一塊,特別是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原因。“最后一公里”物流只能和第三方合作,不能自己做,你要試哪個物流公司最符合你的要求,試的過程中(要發現)哪個物流公司最符合你的體驗。冷鏈運輸在中國(的發達程度)太低了。冷鏈物流方面,我們想99元/月的花,一周20元左右(物流費用)我們承擔不了。最近,物流“最后一公里”上,花點時間做了很大的布局。
談投資風口
青山資本是一家專注于消費、TMT領域的早期風險投資機構,張野說,過去幾年,青山資本錯過了,或者說是避開了所有風口行業投資機會,是獨立判斷的產物。
澎湃新聞:青山資本的投資風格是什么?
張野:比別人做的好的前提一定是你跟別人不一樣,在不一樣中爭取比別人做的好。投資領域里,不是所有(情況下都要)不一樣,也不是要特立獨行,別人投什么你偏不投也不行。不一樣的核心就是獨立判斷,獨立判斷不是要背道而馳,就是不盲目而已。
澎湃新聞:你們追逐風口嗎?
張野:從2015年互聯網金融,P2P開始,到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的O2O,到2015年下半年可穿戴設備、AR、VR,這一系列的風口我們都經歷過,這些所謂的風口都沒有投。你說錯過了也好、避過了也好,就是獨立判斷的產物。所以,我們基金整體評論(評價)很高,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投風口。我看市場上AR、VR專項基金、可穿戴設備專項基金、O2O的投資機構都很慘,我們都避過了。
澎湃新聞:你怎樣看到人工智能、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便利店這些當下的風口行業?
張野:我不認為現在一定是人工智能投資最好的節點,不一定是現在,我們現在沒有必要在上面花太大的精力。青山資本投資馭勢科技(編注:一家智能駕駛企業),是因為吳甘沙(編注:馭勢科技CEO,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這個人太優秀了,沒有辦法,這么優秀的人不投他睡不著覺,他做礦泉水我們也投。
共享單車已經在市場被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現在質疑或者爭論共享單車是不是好生意的話已經不合適了。現在看,共享單車可能是不錯的生意,但是不能再過多考慮了。
便利店、充電寶都很火,我們看了很多,都沒有投。但是很有可能是錯的。
我們為什么沒有投充電寶,因為我們是投天使的,已經成規模的企業作為VC或者PE投,也沒有問題。充電寶是妥協型、過渡型產品,有無數聰明人在努力去做技術上的突破,以取代充電寶這個東西。我只是覺得,這么多人花這么多時間做這個事情,離突破不遠了。
現在的便利店,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提高效率,人力在便利店的成本在5%以內,很多店已經做到把人力占到的成本做到2%和3%了。無人便利店取締人并不能夠真正提高便利店的效率。(無人便利店)要做很多智能化的疊加,這無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另外,我并沒有感覺到現在的無人便利店或者智能便利店解決了物流短板問題。
談選擇創業者之道
或許與張野是音樂科班出身有關,青山資本喜歡投對美有一定的認知,甚至情感上更敏銳一點的創業者。
澎湃新聞:青山資本喜歡投哪類創業者?
張野:所有人都說講投人,我一二三講就沒有什么意思了,太普通了。硬性的條件,我們比較喜歡投在自己的領域里面有一定成功經驗的創業者,你的成功是被驗證過的。這個成功,不見得你做過大企業,也不見得你做過多高的管理職位,而是你在一個領域里面確實做事情做得很優秀。我們不太喜歡投完全沒有從業或者成功經歷的創業者。
澎湃新聞:你對優秀創業者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張野:硬性條件要是你要有成功的經驗。軟性的條件是,我們覺得優秀的創業者都是最聰明的那一批里比較笨的人。最聰明人里的“最聰明”的那些人,我個人不太喜歡投。聰明人里的“聰明人”是二等人,聰明人里的笨的人是一等人。只有傻傻的堅持和盲目的執著,才有可能做成事情,才有可能撞倒一個又一個南墻把企業做成。企業(遇到)的難處比你想(到)的要多一百倍。我們回頭看,企業家哪一個不是聰明和愚鈍的人?像我們這種人都是二等人。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