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于 2019年09月24日
長沙展覽展臺搭建為您分享“百名紅通”從哪兒追回?美國第一,它第二
9月23日晚播出的《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十六集《打鐵必須自身硬》,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波瀾壯闊的全面從嚴治黨歷程,追逃追贓布下天羅地網,“百名紅通人員”紛紛歸案便是其中重要一筆。
2014年6月27日,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設立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中央紀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交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人民銀行等8家成員單位協作配合,吹響了“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號角。
2015年3月26日,中央追逃辦啟動“天網”行動。4月22日,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加大對“百名紅通人員”全球追緝力度。
2015年4月25日,“百名紅通人員”公布后的首個落網人員,原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上海營業部總經理戴學民被緝捕歸案;2016年11月16日,“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浙江省建設廳原副廳長楊秀珠到案……截至目前,“百名紅通人員”已到案60人。他們被從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其中,從英、美、加、澳、新等西方發達國家追回的有40人。美國最多,為16人;加拿大有14人。
監察體制改革后,紀檢監察機關由幕后走向臺前,既統籌協調追逃追贓工作,又主辦職務犯罪追逃追贓案件。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進一步加強,辦理追逃追贓案件的資源進一步整合,上下一體的工作機制更加明確,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追贓也在同步發力。中央追逃辦將2019年定為追贓工作年。一方面,加大反洗錢調查力度,持續發力打擊地下錢莊,對國內涉案動產、不動產,依法應凍盡凍、應收盡收,實現贓款在境內“藏不住、轉不出”;另一方面,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推動建立涉案贓款查找、凍結、返還合作機制,多措并舉追繳贓款,力爭贓款在境外“找得到、追得回”。與此同時,在2018年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培訓班上,中方代表主辦方提出呼吁各方強化綜合執法國際協作,形成《腐敗資產追繳國際合作十條倡議》。
黨的十九大以來,截至2019年5月,全國共追回外逃人員2395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731人,追回贓款47.06億元。中國共產黨向全世界宣示了懲治腐敗、維護黨紀國法尊嚴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