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烏魯木齊俄語培訓班詳述考研俄語聽力方法。一. 聽力訓練的原則 聽力訓練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可懂輸入原則。無論是在教師輔導下進行的訓練,還是自學過程中進行的練習,都必須按照這一原則進行。
烏魯木齊俄語培訓班詳述考研俄語聽力方法。
一. 聽力訓練的原則
聽力訓練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可懂輸入原則。無論是在教師輔導下進行的訓練,還是自學過程中進行的練習,都必須按照這一原則進行。
美國心理語言學家斯蒂芬·克拉申教授認為教授第二語言的最好辦法是給學習者以可懂輸入。也就是說在學習者現有的語言水平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的輸入。所謂的可懂輸入,就是指所聽的語言材料必須是學習者能夠聽懂,可以理解的。只有聽懂了,理解了,才能夠有所得,輸入才能不斷積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課堂的簡單交際到實際的社會交際。聽力訓練的過程實際就是在現有的語言水平上,弄懂所聽的語言材料中不懂的那部分內容,理解并掌握這一難點,進而作為經驗成分儲存在大腦的記憶庫中。逐步提高聽力的理解能力。
二. 培養和提高各種聽力技能
1. 辨別分析能力。聽話的過程是人們利用聽覺器官對語言信號接收解碼的過程,對語言信號進行分析、辨別、歸類。也就是對聲音信號進行處理。只有在連串的語流中準確地分析辨別出語音形式的組合,即詞語(單詞),才能正確理解言語的意思,從單詞到整個句子,甚至是整段話。
2. 記憶儲存能力。理解和記憶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不能把二者截然分開。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可以提高記憶效果,而記憶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越多,越能加快理解的速度,增強理解的深度和廣度。言語信號接收解碼的速度跟已存儲在大腦中的經驗成分的數量有關。假設一個人的大腦中的第二語言的經驗成分為零,那么他就無法解碼,聽力理解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大量的詞語、一定數量的語法知識和有關所學語言的社會文化知識是聽力理解必備的經驗成分。這些經驗成分是在外語學習過程中長期積累儲存在大腦中的。聽力訓練必須在這一前提下進行,也就是聽力訓練必須是可懂輸入,故記憶儲存能力也是聽力訓練中要提高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3. 聯想猜測能力。聯想和猜測是人類共有的心理活動。聯想是指收到一個信號以后,馬上跟其他相關的信號建立起聯系的心理活動。猜測是根據現實的感覺和以往的經驗憑想象將產生的新形象做出推測、估計和預想的心理過程。聯想猜測可分為兩種:一是內容方面,包括主題、觀點、情節等等;二是詞語方面,包括人名、地名、方言、術語等非關鍵性生詞。
在真實交際中常有這種情況,由于對話雙方處于同一交際環境中,使用共同的語言代碼,他們只是使用極簡單的句子,甚至個別單詞表達思想,這時候語言的語法結構和邏輯關系可能不完善不嚴謹,但是并不妨礙理解,也不妨礙正常交際進行。
學習外語的人在聽外語時,都會遇到聽不懂的詞語。沒有經驗的聽者遇到生詞往往急躁,一著急就聽不進下文。而有經驗的聽者能夠從容處理,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大概意思,猜不出來也不要著急,繼續往下聽,有時聽到后邊對前邊的詞語也就理解了,有時這并不妨礙理解。
4. 快速反應能力。前邊說過,在真實自然的交際中,言語信號是快速連續呈現的,是轉瞬即逝的。這就要求接收解碼高速進行。為此,必須提高聽覺器官的靈敏度,提高解碼操作的熟練程度,既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在聽力訓練過程中,盡量使用自然、正常語速的聽力材料,遵循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的原則。要多聽正常語速的材料,進行快速回答,快速判斷正誤,快速選擇正確答案等,通過大量有效的練習來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多聽一方面是指經常聽,聽的機會多;另一方面是指聽的材料要多。儲存大腦中的經驗成分在聽的過程中受到刺激。刺激的過程就是反復提取,反復使用,反復儲存的過程,這樣才可以大大提高解碼操作的熟練程度,既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5. 邊聽邊記的能力。邊聽邊記在聽力測試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由于短文信息量大,只聽一遍,要記住全部細節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數字,即使聽懂,稍縱即逝,一定要立即記下,不過,考生要根據書面選擇項中提供的信息,注意有選擇地對時間、地點、人物、數字和一些事件等作簡化記錄,而不是不加選擇地把聽到的內容全部記下來。同時還要注意在記錄時要按照敘述的前后次序,不要錯位。切記在記錄時不可影響聽下面的內容。否則得不償失。
三. 聽力訓練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1.平時注意擴大知識面,盡力多積攢應試時需要的背景知識
聽力測試內容較廣、知識面較寬,題材涉及到科技(農業、能源、音樂及其他藝術、計算機發展、醫學、動植物知識、心理、建筑、交通等)、經濟、教育、地理、文化、風土人情、著名人物軼事;傳記、社會問題(環境保護、社會福利、婦女解放、犯罪等)等各個方面。如果考生平時博覽群書、注重積累、知識面寬、對所聽的內容熟悉或有所了解,那么會對考生聽懂材料內容有很大幫助;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從始至終,都能令考生保持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為贏得整場考試奠定了良好的開端。反之,如果聽力所講內容為自己一點都不了解的,那么即使其中的詞句都聽出來了,對內容仍無法充分理解。知識面廣,有時根據常識或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即可作答。平時要讀一些外國名著或一些時事新聞,以了解俄羅斯的生活習慣、歷史知識、科技、經濟等方面的動態。這些都會對聽力大有幫助。
2.精聽與泛聽相結合
在聽力測試中確實要求考生精確地聽出某些人名、地名以及一些重要的細節,但如果在聽力過程中只精不泛,就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如果只泛不精的話,則會養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習慣。因此,在聽力訓練中,—定要精泛相結合,聽不懂的難點,要不厭其煩地聽,直至完全聽懂為止,又要把握大意,以聽兩次為準。
3.抓住關鍵信息而不求聽懂每個單詞
聽短文時,要留心聽清文章的主題句和關鍵詞。主題句往往位于短文的起始部分或結尾部分。一般來講,往往短文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就是主題句。抓住了短文的主題句,考生就會對短文的主要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從而建立一個整體概念。關鍵詞一般是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實義詞以及相應的短語,它們在朗讀時一般都重讀。聽音中遇到生詞或漏聽了幾個詞都不要驚慌,這不會影響對整個篇章的理解。遇到這種情況要仔細聽下面的內容,不要再想前面沒聽懂或沒聽清的內容。明白大概意思,抓住要點即可。
看完以上關于俄語培訓的內容介紹,相信大家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們將不斷發布最新的俄語學習的行業資訊,相信里面一定會有您需要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