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綿陽喪葬用品店從事多年來也看到許多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場景,可憐天下父母心,母愛的偉大到底有多偉大?請看下面這則故事。
綿陽喪葬用品店從事多年來也看到許多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場景,可憐天下父母心,母愛的偉大到底有多偉大?請看下面這則故事。
影視劇里,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人會一夜之間白頭,而這樣的景象卻通常伴隨著生活的破碎。近日,一位39歲母親,在她身上發生了真“一夜白頭”的現象。而這一切,皆從她的兒子被確診為白血病那天開始。這位一夜白頭的母親名叫白華玲,2017年6月,當時的她只有37歲,兒子余濤10歲。2017年6月28日,余濤正在學校里上課,早上突發高燒,而且腿還痛,因為當時白華玲與丈夫正在廣州打工,老師便打電話給孩子爺爺。爺爺把余濤接到后送到了鎮上的小診所,醫生診斷后說孩子是缺鈣,于是開了退燒片和鈣片。但是,余濤服藥后發燒卻更嚴重了。
第二天,爺爺帶余濤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200多萬,高得離譜,連續抽查兩三次后都是同樣的結果,于是醫生建議馬上把孩子送到鄭州兒童醫院。轉到鄭州兒童醫院后,余濤被確診為PH陽性急性淋巴細胞(B細胞)白血病高危。醫生表示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做骨髓移植,費用在60萬元到80萬元之間,二是做化療。白華玲聽到后當時就暈了過去,由于骨髓移植的費用過高,家人最終決定化療。
年幼的孩子經過化療身體根本扛不住,一個月要做8次腰穿、4次骨穿。母親眼看著兒子越來越瘦,心里十分心疼。同時,他們還要擔心治療費用的問題,家境一般的他們,這些年打工攢下的十幾萬元,兒子做一個療程就花光了。治療期間,醫生還不斷地給他們下病危通知書,并提醒他們,即使孩子好了也不會像正常孩子一樣,走路會容易磕碰。
除此之外,因為經濟條件有限,白華玲一家不能為孩子選擇效果較好的抗基因變異三代藥,因為這種藥不僅一年需要六七十萬,而且在醫院里買不到,只能去外面藥店買。最終,一家人商量為孩子用二代藥,最困難的時候,白華玲一度想過放棄,每晚都失眠,一天早上起床后,她發現自己的頭發全白了。
7個療程后,余濤的病情并未好轉,醫生建議還是盡快做骨髓配型才好。白華玲和丈夫均配型失敗,只有8歲的余濤妹妹配型成功了。盡管不忍心,但是為了救孩子,夫婦倆還是決定用妹妹的骨髓為哥哥做移植。回憶起2018年1月28日的那次骨髓移植,白華玲哭著說,女兒抽了4小時干細胞,還特別堅強問輸給哥哥了沒。
2019年4月,余濤的病情再度復發,白華玲聽到消息如晴天霹靂,當即就癱坐在地上,連哭都哭不出來。后來經過醫生的緊急治療,兒子情況有所好轉,于是便出院了。現在,白華玲和兒子住在郊區的一間月租100多塊的出租屋里,條件很簡陋,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給余濤放藥的冰箱。白華玲會在照顧兒子的空檔,做些小活兒來賺錢,勉強維持吃飯。余濤現在每個月打針需要將近兩萬元,因為是進口藥所以不能報銷。
為了省掉去醫院配藥的7元錢和打針的5元手續費,白華玲開始學習打針,因為兒子每天都要打抗基因突變的針。剛開始白華玲很生疏,有的時候扎不準孩子也痛得直哭,但是兒子很懂事,現在每天打針都咬著牙一聲不吭,怕媽媽看到難過。目前,余濤爸爸為了多掙錢給兒子治病,去了廣州學習電焊,本來是學徒沒有工資,但老板了解情況后給他每月開3000元,他自己留一兩百,吃住在廠里扣去300,剩下的全部匯到家里,余濤爸爸還有腰椎間盤突出,經常犯腰疼,吃了兩個月藥之后也停了。
白華玲說,因為現在滿頭白發,39歲的她經常被誤認為60歲,還有小孩叫她奶奶。但她表示并不在意,這個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孩子生病了,自己的外貌并不重要,“沒有錢給孩子治病,我再美有什么用呢。”
綿陽喪葬用品店每每看到這些都心如刀絞,病來如山倒,花錢又廢人。只希望這位偉大的目前能堅強度過難關,孩子早日康復。